
日前,從41次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(QC)效果成果發表交流會上傳來喜報,北京海燕藥業的“啄木鳥”QC小組、“新起點”QC小組、“海月”QC小組、“海陽”QC小組、“晨鐘”QC小組、“急先鋒”QC小組的課題全部獲得一等獎和最佳發表獎。他們弘揚工匠精神、恪守職業操守,活躍在北京海燕的各個部門,為企業的藥品質量保駕護航。
“急先鋒”QC小組成立于2015年,始終以提高產品質量,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,推行全面質量管理。當我們去探尋榮譽背后的故事時,仿若看到了他們挑燈夜戰、反復討論、永不言棄的畫面,這就是勇于創新和挑戰的“急先鋒精神”。
愛崗敬業、精益求精“急先鋒”
蘇黃止咳膠囊為北京海燕藥業重點品種,隨著市場銷量不斷攀升,公司領導要求務必保證蘇黃止咳膠囊的正常供貨,并將“保證供貨”納入考核指標。按照每月工作22日,每日不間斷生產24h計算,車間每月可產出蘇黃止咳膠囊產品數量無法滿足2020年目標產能。
怎么辦呢?小組成員對蘇黃止咳膠囊制粒工序生產時間進行分層分析發現,干燥過程生產時間占比達到65%,遠高于其他過程生產用時,所以提高生產效率迫在眉睫。
不畏艱險、創新變革“急先鋒”
“急先鋒”QC小組成員從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對干燥時間過長的因素進行分析,通過現場確認、實驗證明等方法,對影響蘇黃止咳膠囊制粒工序生產效率低的末端因素進行逐一確認,我們得出4點要因。一是布風板設計不合理;二是篩網規格不合理;三是進風風速不合理;四是進風溫度不合理。
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,小組對原有布風板進行改造,并對技改后的效果進行分析、總結。在此過程中,小組成員遇到了許多困難,如:在調節每塊柵板間的間隙的過程中,小組成員不斷調節角度來調節烘箱內的送風量,但都未達到預期的效果,最終小組成員決定將布風板換為單板圓孔式,改造后操作簡單、風量不會因為人為原因而變化,且經第三方機構檢驗,熱分布均勻。
不計名利、樂于奉獻“急先鋒”
“急先鋒”QC小組成員不斷嘗試,憑著一股子韌勁、闖勁、拼勁,不斷創新,最終將蘇黃止咳膠囊制粒生產用時從11.9小時縮短至9小時。
憑借《提高蘇黃止咳膠囊干燥效率》課題,“急先鋒”QC小組獲得了第41屆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(QC)小組成果發表一等獎和最佳發表獎。小組負責人張海平說,雖然本次的QC活動結束了,但是建設一支有理想、有信念、有技能、能創新的QC小組,不僅是對個人,還是對公司的生產產能,都非常有意義。大家一起凝心聚力、全面推行質量管理體系,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,企業的明天才會越來越美好。